文章來源:中國工業新聞網--中國工業報 發布時間: 2016年11月29日
中國工業報記者 鄭春蕾 高明靜 通訊員 陳福
植根(gen)于建(jian)材行業(ye)(ye)60余年(nian)(nian)的(de)(de)秦皇(huang)島玻璃工(gong)(gong)業(ye)(ye)研究(jiu)設(she)(she)計(ji)(ji)院,是我國(guo)(guo)(guo)成立最早的(de)(de)玻璃科研設(she)(she)計(ji)(ji)單位之一,1971年(nian)(nian)從北京遷至秦皇(huang)島,原隸屬于國(guo)(guo)(guo)家(jia)建(jian)材總局(ju),現隸屬于世界500強的(de)(de)中(zhong)國(guo)(guo)(guo)建(jian)材集團。經過五十多年(nian)(nian)的(de)(de)建(jian)設(she)(she)和發展,目前該院資產總額達6億元人民幣,營業(ye)(ye)收入4.9億元人民幣。2016年(nian)(nian)年(nian)(nian)初,在(zai)工(gong)(gong)信(xin)部公布的(de)(de)2015年(nian)(nian)國(guo)(guo)(guo)家(jia)級工(gong)(gong)業(ye)(ye)設(she)(she)計(ji)(ji)中(zhong)心名單中(zhong),秦皇(huang)島玻璃工(gong)(gong)業(ye)(ye)研究(jiu)設(she)(she)計(ji)(ji)院赫(he)然在(zai)列(lie)。這是我國(guo)(guo)(guo)玻璃行業(ye)(ye)的(de)(de)首(shou)個(ge)國(guo)(guo)(guo)家(jia)級工(gong)(gong)業(ye)(ye)設(she)(she)計(ji)(ji)中(zhong)心。
自主研發 砥礪前行
說起秦皇島設計院的歷史,不得不提“洛陽浮法玻璃工藝”。“洛陽浮法玻璃工藝”作為世界三大浮法工藝之一,可謂是被逼出來的技術。
20世紀50年代,英國人阿拉斯泰爾?皮爾金頓,創造性地將玻璃液在錫液表面的漂浮和攤平作用應用于平板玻璃成型過程,使玻璃在高速拉引的同時又可保持光滑平整的外觀質量。浮法成型工藝研制成功,這是對原來的有槽引上成型工藝的一次革命,也使當年超現實主義建筑師們關于透明建筑的夢想變為現實。
一時間,世界上許多國家不惜巨資爭購皮爾金頓專利,但皮爾金頓公司卻對中國搞起了技術封鎖。西方的技術封鎖使我們意識到,中國浮法玻璃的研制、生產必須走自力更生、自主創新之路。
1960年,北京建筑材料工業部建筑材料科學研究院,開始收集研究有關浮法玻璃工藝的信息。1965年,建筑材料工業部玻璃工業設計院派選工藝、窯爐、機電、煤氣等專業技術人員參加浮法玻璃試驗工作,正式開展浮法玻璃實驗室階段研究。兩年后,浮法玻璃工藝便取得了一系列階段性成果。
1971年9月,80t/d浮法玻璃生產線在洛陽玻璃廠勝利投產,成功拉引出原板寬近2m、厚6mm質量較好的浮法玻璃,投入市場后取得良好經濟效益。
1981年4月30日,國家科委、計委和建筑材料工業部對我國第一條浮法玻璃工業性試驗生產線進行了技術鑒定,并命名“洛陽浮法玻璃工藝”,同年10月,“洛陽浮法玻璃工藝”獲國家發明二等獎,成為與英國皮爾金頓浮法工藝、美國匹茲堡浮法工藝并駕齊驅的世界三大浮法工藝之一。中國玻璃工業的發展也迎來了新的曙光,開辟了中國玻璃工業變革、創新和發展的新時代。
這項歷史性的技術由六家單位共同研發,其中的兩家單位———秦皇島玻璃研究所和秦皇島玻璃設計院,便是現在秦皇島玻璃工業研究設計院的前身。
“洛陽浮法玻璃工藝”現已成為我國平板玻璃生產的主導技術。盡管引領了中國玻璃行業變革,但是秦皇島設計院幾十年來一直保持低調,潛心鉆研,推動著我國玻璃工業發展實現一個又一個的新跨越。
技術領先 碩果累累
秦皇島設計院秉持著“團結、務實、創新、發展”的核心理念,已成為擁有“全國建筑用玻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國家玻璃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河北省創新型企業”等十余項稱號的示范單位。
在“善用資源、服務建設”理念指導下,秦皇島設計院不斷開拓創新,取得了豐碩成果,現已設計、總包了近千項工業與民用建筑工程,在國內外設計和建造浮法玻璃生產線120多條,占我國320多條浮法生產線的40%以上。
此外,秦皇島院還主持和參與制訂了國家和行業標準67項,擁有專有技術成果200余項,獲得國家專利70項(其中發明專利15項),獲國家優秀設計金獎4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等國家和省部級工程設計獎68項。
其中,由秦皇島院研發設計的工業熔窯多元化燃燒系統裝備、降低NOx排放的玻璃熔窯純氧助燃裝備、閉式循環水系統、浮法玻璃在線冷端自動控制系統裝備、玻璃應力與厚度檢測裝備等裝備設施,已經應用到了國內幾十條生產線,并分別獲得了部級科技進步獎和技術革新獎。
秦皇島院加工制造的配合料預熱裝備、電子稱配料設備、玻璃熔窯新型L吊墻、錫槽全自動拉邊機和直線電機、隧道式全鋼全電玻璃退火窯、數字化冷端裝備、在線鍍膜技術及裝備、玻璃熔窯純低溫余熱發電裝備和高效玻璃熔窯脫硫脫硝除塵裝備、冷端自動控制系統、能源管理系統等裝備系統,被應用于國內外30多條生產線,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且對我國玻璃行業的轉型升級,結構調整和節能減排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研發設計了工業熔窯多元化燃燒系統裝備,降低NOx排放的玻璃熔窯純氧助燃裝備,閉式循環水系統,浮法玻璃在線冷端自動控制系統裝備,玻璃應力與厚度檢測裝備,這些技術裝備應用到國內幾十條生產線,并分別獲得了部級科技進步獎和技術革新獎。
立足國內市場的同時,秦皇島院還積極拓展海外市場。早在2004年,便將項目擴展到海外,且是第一個將中國“洛陽浮法玻璃”工業技術應用到東歐國家的單位。
近年來,秦皇島院還完成了烏克蘭里“無產階級”玻璃廠、越南茱萊玻璃廠等4項國外項目,并在越南建設了東南亞最大的浮法玻璃生產線。由于有極強的研發、設計能力,各項專業之間的銜接都可在內部進行,且能夠確保工程質量、縮短周期、保證服務,贏得了國內外客戶的廣泛認可。
截至2013年,該院共完成工業設計項目20項,承擔服務外包項目24項,其中國外項目2項,2014年完成工業設計項目15項,承擔服務外包項目25項,其中國外項目1項,2015年完成工業設計項目15項,承擔服務外包項目25項,其中國外項目1項。
業務四維一體 相輔相成
秦皇島院作為綜合的甲級設計單位,不僅涉及玻璃標準制定、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新產品新裝備設計制造,而且還創辦了專業雜志進行宣傳推廣,為國內外新玻璃、新技術開發貢獻了扛鼎之力。
目前,秦皇島院主營業務分為四大板塊:工程設計中心、工業研發中心、國家級窗口技術信息平臺和高新產業裝備制造園區。
工程設計中心主要承擔玻璃生產線的工程設計及國內外工程總承包、安裝調試、投產等任務,并開發適用于平板玻璃生產線的各種專有技術和裝備。業務涉及玻璃及玻璃制品生產線的設計和總包、浮法玻璃生產線相關工藝技術及裝備的研發、設計與制造、浮法玻璃生產線節能減排技術裝備的研發與制造和其他玻璃技術裝備的研發與制造四個方面。
工程設計中心近三年共設計各類玻璃生產線40余條,獲得省部級工程設計獎20項,每年的收入占全院總收入的六成,是秦皇島院主要的營收部門。
工業研發中心也是秦皇島院的關鍵部門,主要承擔著國家和省市的重大研究課題,從事浮法玻璃、各種深加工玻璃,改性玻璃和高性能功能玻璃的研究、開發與推廣。
近三年,工業研發中心承擔了國家或省部級科技攻關項目和重大科研課題10余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技術革新獎13項,申請專利42項(其中發明專利17項),授權專利25項(其中發明專利4項)。“十三五”期間,申報的兩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高世代電子玻璃基板和蓋板核心技術開發及產業化示范、智能玻璃與高安全功能玻璃關鍵技術開發)均通過了國家級專家評審和立項。
國家級窗口技術信息平臺是秦皇島院內在技術實力和綜合競爭力的外在表現,主要包括國家玻璃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全國建筑用玻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和國家級專業玻璃技術雜志。國家玻璃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承擔各種玻璃原料、成分、產品的物化分析和檢測以及各種玻璃產品質量檢驗、仲裁和監督檢驗任務;全國建筑用玻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承擔全國67項建筑玻璃及相關產品標準的管理和制修訂工作;《玻璃》雜志是國內玻璃行業的權威性專業技術期刊,國內外分開發行,是傳播和推廣國內外新動態、新技術的平臺和喉舌。
目前,秦皇島院共占地約200畝,辦公區建筑面積近4萬平方米,裝備制造產業園研發樓面積5300平方米,廠房面積1.3萬平方米。此外,秦皇島設計院還建設開發了高新產業裝備制造園區,占地80畝,項目總投資1.45億元,主要從事大型成套浮法玻璃關鍵節能技術裝備及在線LOW-E鍍膜裝備的研發和制造,也包括各種改性玻璃、特種玻璃的研發和中間試驗任務。據秦皇島院工作人員透露,目前該制造園的研發樓和廠房主體已經竣工,進入設備招標階段,建成后,全部裝備和專有設備加工制造業將移入園區,統一管理。
人才隊伍拔尖 成人達己
隨著研究院規模的不斷擴大、經濟效益的快速提升,職工隊伍素質和技術創新能力也在不斷增強。
秦皇島院現有職工400人,69人具有注冊各類執業資格,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占全院員工的72%,高級以上職稱的占員工總數的53%,其中教授級高級工程師94人,是一支既有業內資深老專家、又有中青年專家和專業技術拔尖的人才隊伍。
值得一提的是,秦皇島院還有一支專門設計、研究平板玻璃技術的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隊伍,勢力雄厚、人員結構合理。近十年主持國家大型工程設計和研發項目40余項,其中,大型浮法玻璃節能技術和成套裝備,填補了多項國內工程技術空白,整體帶動了整個國內浮法玻璃技術的跨越式發展。2012年,該院成為首批入選河北省“巨人計劃”團隊。
院長陳雙七作為團隊帶頭人,是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項目(浮法玻璃“逐級澄清”與熔窯大型化成套工程技術開發及應用)的主要發明人,共獲國家和省部級獎勵十余項,其中包括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國家優秀工程設計金獎2項,秦皇島市長特別獎1項,部級科學技術進步獎、優秀工程設計、咨詢獎5項,專利2項。
團隊另一位負責人王健,是該院副院長,主要從事玻璃技術研究、工程管理和生產線自動控制系統及專有技術的研發設計及推廣工作,獲國家級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級優秀設計金獎等數十項獎項,部分成果代表著我國玻璃行業冷端控制的最高水平。團隊其它主要人員在行業內也具有較強的影響力,何威同志是國內著名的窯爐專家,席國勇同志是院副總工程師、注冊建造師,并獲得了2013年人社部和國務院國資委授予的“中央企業勞動模范”稱號。
秦皇島院不僅高度注重團隊的內部建設、健全中心組織體系和運營管理制度,而且還重視產研合作與交流。先后與武漢理工大學、浙江大學、陜西科技大學和天津工業大學等知名高校建立了長期合作協議。此外,還與金晶科技、南玻、洛玻、上海耀皮、旗濱集團和秦皇島奧格集團等大型骨干企業建立了合作交流機制,專題學術講座、參觀互訪等活動不勝枚舉。
秦皇島院院長陳雙七說:“近年來,秦皇島院的不斷發展與良好成績的取得,得益于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受惠于中國改革開放和經濟持續增長的大好環境,希望能用繼續創新發展,以更好的成果回報客戶、員工和社會。
他表示,未來,秦皇島院將繼(ji)續(xu)秉承“合(he)力同(tong)行,創新共贏”的核(he)(he)心價值觀,圍繞中國(guo)建材集團“十三五”整(zheng)體規劃和(he)我(wo)院的實際(ji),加快(kuai)推(tui)(tui)(tui)進(jin)產(chan)(chan)品轉(zhuan)型、技(ji)術轉(zhuan)型、服務轉(zhuan)型,努力培育(yu)增長新動力。一方面(mian)改(gai)造(zao)提(ti)升傳(chuan)統玻(bo)(bo)璃(li)(li)產(chan)(chan)業,推(tui)(tui)(tui)進(jin)供給側結構(gou)性改(gai)革,重點推(tui)(tui)(tui)進(jin)高硼硅防(fang)火玻(bo)(bo)璃(li)(li)、高鋁(lv)玻(bo)(bo)璃(li)(li)、表面(mian)改(gai)性玻(bo)(bo)璃(li)(li)的研發和(he)產(chan)(chan)業化(hua),推(tui)(tui)(tui)進(jin)傳(chuan)統玻(bo)(bo)璃(li)(li)行業節能減(jian)排技(ji)術和(he)裝備的開發和(he)推(tui)(tui)(tui)廣應用(yong)。另一方面(mian),強化(hua)科技(ji)創新服務,深(shen)化(hua)體制(zhi)機制(zhi)改(gai)革,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并實施核(he)(he)心專(zhuan)利布局(ju)戰(zhan)略(lve)、加強知識(shi)產(chan)(chan)權保(bao)護,有效利用(yong)核(he)(he)心專(zhuan)利和(he)技(ji)術標準提(ti)升設計院的競爭力,滿懷信心地登(deng)上國(guo)際(ji)競爭大舞臺。
圖為秦皇島玻璃工業研究設計院研發的超薄電子玻璃生產線
 圖為由秦皇島玻璃工(gong)業研究設(she)計院(yuan)研發的“浮法(fa)玻璃新型智(zhi)能(neng)化冷端”技(ji)術
獲(huo)2015年河北省工(gong)業設計(ji)金獎的頒獎現場
圖為秦皇島玻璃工業研究設計院辦公大樓